从今年起,不光是打击非法医美,医美涉黑、网络咨询、医美咨询师,甚至高提成中介被定性为医托,渠道医美的好日子眼看到了尽头,那直接转型成直客医美?你以为直客的日子就好过吗?
跟几个直客机构的负责人聊:你们现在最大的获客渠道是哪里?有的答:百度竞价,有的答:新氧,更美。这代表什么?
竞价还是直客机构的最大获客途径?这个获客成本是有多高?这么高的成本,如果有同行恶意竞争,一天能给你点击耗掉一辆车!新氧 更美的客户呢?普遍反映:客单价低,顾客没有信任度,到处薅羊毛。这家来个激光点痣1元体验,那家来个99元脱毛,一个夏天,做了好多项目,钱倒是没花多少。医院内部还矛盾重重,医生护士都喊着累死了不讨好。并且这样的顾客是流动的,毫无忠诚度,也没有复购率。
如果渠道医美想转型直客,会受不了客单价飞流直下,受不了广告费扶摇直上,以放弃而收场。很多渠道医美最开始做渠道,要么就是生美转医美过来的,要么就是因为不想巨额广告费,用美容院渠道来做冷启动。
我认为,既然基因不同,就不要全部去生搬硬套直客医院的做法。
渠道的病态,就在于它一直在为别人的顾客服务,美容院的顾客永远是美容院的,有的甚至是双方签了合作约定:医美机构不得加渠道客人的联系方式。这招挺狠,就意味着,不管你服务了多少顾客,她始终跟你没有直接关系,就像银行的柜员,每天接触那么多的钱,却不是自己的,那种滋味非常难受。
下一步,如果渠道送客这种模式不做了,或者慢慢淡化这种模式,那第一步需要做的事情,必须是——建立私域流量池。
看到这里,直客机构笑了:我们每个顾客都有档案呀,都在我们的系统里。呵呵,很多顾客躺系统里好几年了,已经成了死客。这不叫私域流量。我理解的私域流量,就像建了一个池塘,顾客就是养在池塘里的鱼,就算它不说话,它也应该是活的,必要的时候可以调动起来的。
那么怎样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呢?
你得找到自己的流量入口,流量入口就是客户的来源。怎样找到入口呢?
为什么这么说呢?
很多渠道医美是个体创业,或者夫妻创业,跟直客机构的合伙入股或连锁不同。这样有一个优势就是:渠道医美的老板(或老板娘),本身就是企业的灵魂人物,自己也尝试过很多整形项目。而且处于对医生流动性的考虑,绝大多数老板并不想给医生做个人品牌,那这个时候,企业家文化就是企业文化,企业家个人品牌也能转化为企业品牌。
以前商业的本质是商品交换的过程,有了移动互联网,未来商业的本质应该“交心的过程”,而个人品牌就是你与人交心的入口。
微信是入口,微博是入口,抖音是入口,小红书是入口。未来的商业,会越来越圈层化,要么做kol,要么做koc,总之必定走向圈子营销。
插播一下:kol就是告诉用户什么好,让她来买。koc就是告诉用户自己在用什么,很好用,让她来买。
想做生意,江湖上一定要有自己的传说。这个时代,一个企业不容易火,一个个体却容易火。连马云、董明珠、雷军这样的企业家,都在有意识地做个人品牌,为企业赋能。
1、人都是慕强的。有了个人品牌,就是圈层的有价值的人,自带流量,就会有各种机会主动找上门,客人主动愿意为了模仿你而买单,而不是像以往一样派销售辛苦的去推销一单又一单。当你有了自己的个人品牌,你的营销成本将大大降低,甚至实现0成本获客。
2、作为老板,你的员工惧怕你,但是不崇拜你,所以口是心非,貌合神离。有了个人品牌,员工和客户都把你奉为偶像,你再讲什么都会好使了。
3、依赖别人(广告、渠道、他人、转介绍),不如打造自己!这是永久的品牌资产。IP不倒,生意不倒。
那是不是每个医美机构的老板都可以做个人品牌并变现?目前我们已经有一套成熟的体系,系统化帮助企业家打造能够变现的个人品牌。
这样的做法适用于渠道医美,也适用于医生创业的直客诊所。
低级品牌传名字,高级品牌传思想。个人品牌和私域流量池,越早做越好,这是一件绝对不会出错的事情。今年医生个人品牌很火,但是真正实践的医生并不多,这是我最为遗憾的一件事。如果你有打造医生个人品牌的想法,欢迎加我V与我交流,我V:18550643410。